查看原文
其他

安徽人游安徽 | 《安徽日报》聚焦蚌埠!

点击上方“蚌埠文体旅”,订阅关注哦

淮水汤汤

孕育了璀璨的文明

淮畔明珠——蚌埠

拥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8月12日

《安徽日报》以大篇幅版面

聚焦蚌埠双墩文化

禹会村遗址、固镇垓下遗址


长江文明和黄河文明通常被视为中华文明的主体。而在淮河流域,存在一个自有源头与文化特征、发展道路的文化系别,同样为中华文明的起源、发展和多样性作出了重要而独特的贡献。蚌埠双墩文化,是中华文明起源“多源一体”坐标图上一个闪烁的亮点。淮河以北的广袤土地上,在此后的文明化进程中燃起簇簇光亮、闪烁点点繁星。






家住淮上的安徽先民

——“双墩”先民们依水而居,烧土制陶,磨蚌做刀,他们“刻画自我”时的“审美观”、“刻化生活”时的“艺术范”,让远古的生活艺术图景立体生动、质朴“新潮”


视线进入距今7300多年的远古家园。走近那段历史,不再需要通过复原人类头像,我们看到了一个人——陶塑雕题纹面人头像。它来自淮河流域的蚌埠双墩遗址,来自先民对于自身的描摹。

蚌埠市淮上区小蚌埠镇的淮河北岸上,一个名叫双墩的村子成为中国新石器考古史上的重要地标之一。7300多年前的双墩先民们依水而居,利用蚌壳、石头、骨角制作石斧、蚌刀、骨锥等工具,用陶土烧制成碗、钵、罐等器具,满足日常生活所需,让这里的器物文化有了质的飞跃 。

▲双墩遗址出土的工具和器皿

水和泥在火的作用下产生绝佳的硬化,为双墩先民们的生活增添了“科技含量”,也为他们非凡创造力和思想表达提供了合适的载体,陶器除了日常功用,也传递着他们的艺术话语。

在蚌埠市博物馆“陶塑雕题纹面人头像”专题展厅里,静静地陈列着这尊从历史长河中走来的艺术珍品,它高仅6.3厘米,宽6.5厘米,整体由陶土经手工捏制后烧制而成,人物造型写实,五官端正精细,神情稚拙可爱。

▲陶塑雕题纹面人头像

这是一个特色的人物具象:两条长长的月牙眉下,双目圆睁,鼻子扁圆微翘,似蒜头状,嘴巴张开,似在微笑。令人惊奇的是,其额头正中刻饰有同心圆纹,脸颊两侧各有5个圆形纹刺,连成一条斜线。有关专家认为,这恰与上古先民“雕题”“纹面”的习俗相应,双墩陶塑雕题纹面人头像是我国已发现的最早的实物例证,为研究当时的原始艺术和原始信仰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蚌埠市博物馆双墩文化展厅 

透过博物馆的玻璃展柜望去,人头像在灯光的照射下,通体泛着点点晶光。专家研究发现,这是先民制作时在陶泥里掺加了某种含有云母矿石的细碎颗粒。将砂石颗粒掺入陶土烧制而成的陶器,称为“夹砂陶”。而如双墩陶塑人头像这样云母石英含量很高的夹砂陶,在新石器时代陶器中非常罕见。

这个拳头大小、神采飞扬的人头像,成为蚌埠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但一个个谜团还在等待我们破解:人头像是什么身份?脸颊上左右对称的10个圆点表示什么?额头正中的两个同心圆又隐含着什么信息?

这件文物连同双墩遗址出土的其他大量珍贵文物,共同构筑了7300多年前先民生活的立体图景。当我们把视线聚焦到双墩遗址出土的陶器底部残片,会发现一种影响更为深远的文化存在。这些生活在淮河边的祖先如写似画,在器物底部表面留下或简单、或复杂、或单独、或组合的种种符号,这是双墩遗址出土器物中一种特殊的文化遗存——刻划符号。

双墩先民们不仅在“刻画自己”,也在“刻划生活”。

▲双墩遗址发掘出土的刻划符号

双墩遗址三次发掘出土的600余件刻划符号中,内容除日月、山川等自然景观之外,还有狩猎、捕鱼、网鸟、种植、养蚕、编织、饲养家畜等生活主题。专家认为,双墩遗址这套我国目前年代较早、数量最多、内容最丰富的陶器刻划符号,对深入研究双墩文化时期的历史状况,探讨其在中国文字起源和形成、流变中的借鉴及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考古学家李伯谦曾说:“双墩文化的发现表明,早在7000多年前,淮河中游地区就已显露出早期文明的曙光,填补了淮河中游地区新石器中期史前文化的空白,为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谱系和中国文字起源的研究注入了新的内容。”业界认为,这一结论为中国古代文明起源多元化一体学说提供了有力证据,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淮河流域与黄河、长江流域一样,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人建造了城,城“发展”了人

——跨越双墩文化、龙山文化等多个时期,安徽北部留下了一系列重要遗址,先民们不断扩散与融合,点点文明之光照亮片片荒野,上古的“安徽人”开枝散叶

来自双墩的陶塑雕题纹面人头像、刻划符号,都体现了先民们对于自我、对于人与世界的描摹、认知和思考。此后,淮河流域的文明之光繁星点点。

禹会村遗址同样位于蚌埠市,在蚌埠西郊涂山南麓的淮河东岸。考古发掘证实,双墩文化时期,已有人类在禹会村遗址定居。遗址按照分布空间划分为北区、中区、南区等三块,北区跨淮河东堤和206国道东西两侧分布,断代在7000年前,属于双墩文化(该区域也发现有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的分布),主要由居住地和公共活动场所组成。

▲禹会村遗址

▲禹会村遗址出土的文物

至距今4000多年的龙山文化时期,禹会聚落规模剧增,人口集中化趋势更为明显。省政协副主席、历史学家李修松认为,从与禹会村遗址有关的皖北考古遗址来看,约在距今5000年至4000年之时,大汶口文化-山东龙山文化自北向南在安徽北部发展,留下了诸多同类型重要遗址,如萧县金寨遗址、宿州芦城孜遗址、蒙城尉迟寺遗址、固镇垓下遗址等,这些都是规模较大、文化内涵丰富的同类遗址,从中发现诸如高规格玉器、城址、大型神器等一系列文明因素。

萧县金寨遗址坐落于皖东北丘陵之中的山前平原,三面环山、三面临河。遗址的面积、等级、出土遗物的重要性和独特性,为研究淮北地区文明社会的形成提供了绝好的证明材料。

固镇垓下遗址,地处淮河中下游地区,是我国古代东西南北文化的交汇地带。其中大汶口时期城址,是淮河流域发现的第一座史前城址,填补了安徽史前城址的空白,为探索该地区大汶口时期的考古学文化面貌与中原同时期文化的关系、我国文明起源、早期城址形态与构筑技术的演变轨迹,提供了新的线索。

▲固镇垓下遗址

宿州芦城孜遗址,总面积约6万平方米,遗址文化层约3米高,时间跨度非常大,最早可追溯到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时期,是个文化遗存非常丰富的遗址。

蒙城尉迟寺遗址,是新石器晚期聚落遗存。遗址中的红烧土排房是中国已经发现的最完整、最丰富、规模最大的史前建筑遗存。

……

早期人类逐水草而居,文明因水系而生。

淮河岸边,延续双墩文化而来的禹会村遗址,新发现的城址系目前淮河中游地区规模最大的龙山文化城址。那么从江淮走廊到长江流域呢?怀宁孙家城遗址、潜山薛家岗遗址、含山凌家滩遗址等,都是我省在探索中华文明起源及其形成过程中发现的重要遗址。

中华文明“满天星斗”。而凌家滩和禹会村,分居两条水系,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安徽首推的重点遗址,也是我们接下来要透视聚焦的耀眼的上古文明光华所在……






信息来源:蚌埠日报微信

转载声明:文章部分图文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审核:王晶晶

主办单位:蚌埠市文化体育旅游局

▶ 安徽人游安徽 | 百年老厂的前世今生......

▶ 安徽人游安徽 | 怀远馨和宫生态豆腐

▶ 喜讯!!!王雅雯获全能冠军!

▶ 全省唯一!小戏《欠条》入围全国十九届群星奖决赛

▶ 守护安全 抗击疫情 文体旅人在行动(八十一)

更多精彩内容

扫码关注我们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